电脑版
返回

搜索"余世存"找到的小说 (P1)

《忆往谈旧录》 / 梁漱溟 / 传记

◆讲述可信:傲骨天生、一代真儒梁漱溟记录亲身经历的文字◆史料珍贵: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蔡元培、李大钊、胡适,五四、军阀混战、抗日、国共和谈……,民国大人物、大事件,一网打尽◆现实溯源:要理解现实中国,必须了解民国历史◆细节生动:因为亲历,所以生动;因为有心,所以见微知著◆杨天石、秦晖、雷颐、岳南、世存竭诚推荐辛亥革命后,为何会有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为何不能和平建国?一代真儒亲历,用可信的细节,再度审视民国。回顾一个民族的挣扎与奋斗;品味一个时代的壮阔与叹息。《忆往谈旧录》为20世纪思想家梁漱溟先生回忆过往文字的结集,记录了他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前后、抗日战争 、国共和谈等多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经历,例如,作为记者,他亲眼见证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作为学者,他与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等都有交集;作为社会改造运动者,他在山西、山东、河南等地与阎锡山、李济深、韩复榘等人建立了情谊;作为爱国人士,他与国民党“军神”蒋百里惺惺相惜,多次请教并探讨抗日时局;作为民盟秘书长,他亲自参与了国共和谈,与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有近距离的互动……,由于是记录亲身经历的文字,且涉及诸多大人物、大事件,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自上世纪80年代初版以来,深受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非常道》 / 世存 / 历史 文化

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值此非常时期,必有非常话语,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截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段,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这些话语中讲述了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同治重臣,以孙中山、袁世凯为代表的辛亥豪雄,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锋,以钱钟书为代表的传统文人,以李敖、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坛斗士等等……

《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 / 世存 / 杂文

以类似《世说新语》的体裁,以1840一1999年间中国的历史片断为内涵,记录了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晚清权臣,以孙中山、黄兴、袁世凯为代表的辛亥豪雄,以毛泽东、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共领袖,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化精英,以钱锺书、陈寅恪为代表的学术大师等,以李敖、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坛斗士,等等。分为: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命、问世、人论、英风、狂狷、等共三十二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的趣闻轶事和精彩话语。百余年言论史的变迁,是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绝佳注脚。世存先生五年磨一剑,梳理数百部图书典籍,精心遴选出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话语,深刻披露了近现代中国大变局下的种种探索及其成败、反复和困惑。

《常言道:近代以来最重要的话语录》 / 世存 / 杂文

读史有方法,玩索有兴味。遍观近代正史野史,爬梳剔挟之余,每成一则,不独欣然成诵,辗转反侧,更可以反复征引,和其他无数的历史细则,相与沟通并互见发明。本书体例翻新,条陈细察,涓滴申说,为作者近代史再三复意。什么才是大学应该是的样子?它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该葆有什么样的传统?一百年前的大学校长如何当职?过去大学里的教授和教授、教授与学生怎么相处?那时的传道,那时的问学,那时的书香,跟今天有什么不同?由这个基本出发点往下,那时的文学、哲学、戏剧、那时的国粹、纯儒的典型、那时的学人、诗人,乃至军阀刺客又给我们留下过什么样的宝贵遗产?再进一步,由这些文化背景构成了什么样的近代语境?以及这些传统在今天还有什么样的再生空间或是可以继续凭借的言说资源?这一切都存在于“近代以来最重要的话语录”中,就在《常言道》之中,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话语,说过了一百多年,但是,好些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价值。那是经由几代求学问道之士艰难的望闻问切,经由传统学术的衰败,国力的孱弱,人生、大道等等文明意味的重新追索,以及生命的追问,才遗留下的这些如许珍贵的细节。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吕峥 / 传记

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亲手终结了两千年的专制体制,却被诡异的历史刻意妖魔化、小丑化。不了解真正的袁世凯,你就不会了解真正的中国近代史。大变局时代,幸有袁世凯。中国误会了袁世凯,也误会了那段被扭曲了的、光怪陆离的近代史。世存作序、解玺璋推荐,《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吕峥反复修订三年最珍视之作!韩寒的犀利+当年明月的幽默!读懂了袁世凯,您也就读懂了1894年到1916年这段诡异荒诞、迷雾层层的大变局时代。

(第1/1页)

推荐阅读